具有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企业实施并通过三体系认证,要有一定的投入,但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不仅有造福社会的社会效益,也会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1、质量管理体系:稳定服务质量,减少客户投诉,提高企业信誉,直接有利于拓展市场。
2、环境管理体系:节约能源资源,降低企业成本;持续达到排放、减少排污费用,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保护环境作贡献。
3、减少工伤事故,杜绝职业病危害,改善劳动条件,减少企业损失,调动员工积极性;为保持社会稳定作贡献。
认证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ISO/IEC指南2:1986中对“认证”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举例来说,对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那么,这个第三方的角色应该由谁来担当呢?显然,非国家或政府莫属。由国家或政府的机关直接担任这个角色,或者由国家或政府认可的组织去担任这个角色,这样的机关或组织就叫做“认证机构”。
咨询项目共分四个主要阶段进行:
1.派专家到企业了解基本情况,提供基础培训,经充分协商制定认证咨询工作计划;
2.制定出质量手册和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编写要点,指导企业编写手册和程序文件并进行审改;
3.指导企业有效实施质量体系文件,指导并参与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指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4.对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符合性审核,指导企业申请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
配合
1.企业应按咨询机构要求提供适宜的资源;
2.企业应以提高自身管理运作为出发点对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
3.企业各级人员应通力配合咨询机构的咨询活动;
4.在咨询过程中,企业不宜对组织机构和管理模式作重大调整;
5.双方严格执行经充分协商的认证咨询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