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流程:
1、会计师事务所和社会团体单位进行初步沟通了解,确定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收费等;并签订业务约定书;
2、会计师事务所安排项目组,下发委托方审计准备的资料清单;
3、被审单位按照资料清单准备相关审计资料,并确定现场审计时间。
4、现场审计阶段;
5、审计情况汇总和形成审计报告初稿;
6、与被审社会团体单位交换意见;
7 、出具正式审计报告。
审计所需资料:
1、单位章程复印件;
2、单位(法人)登记证书、相关许可证、税务登记证,银行开户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收费备案复印件;
3、审计期间的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或收入支出表、现金流量表及各项税务报表;
4、审计期间的总账、明细账、及会计凭证;
5、审计期间及截止日的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6、审计截止日固定资产盘点表(见附表或单位自制表格,内容与附表相同的可替代);
7、审计截止日存货盘点表(见附表或单位自制表格,内容与附表相同的可替代);
8、审计期间债权债务明细表(见附表或单位自制表格,内容与附表相同的可替代);
9、审计期间对外投资依据包括:投资协议、验资报告、被投资单位营业执照及审计期间的会计报表;
10、开办资金验资报告、变更验资报告及;开办资金原始资料(首次由我所审计的单位);
11、上年度(审计期间)的审计报告;
12、有关对外的协议书或合同复印件(借款协议、购销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捐赠协议等);
13、各项内部控制,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等复印件;
14、房产证、土地使用权证、汽车行驶证等产权证明复印件;
15、审计期间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材料及相关会议纪要;
16、其它相关资料。
审计的基本工作方式是审查和评价,也即是搜集证据,查明事实,对照标准,做出好坏优劣的判断。审计的主要目标,不仅要审查评价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而且还要审查评价有关经济活动的效益性。
任何审计都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
审计主体,是指审计行为的执行者,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审计关系人;
审计客体,指审计行为的接受者,即指被审计的资产代管或经营者,为审计第二关系人;
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为审计第三关系人。